各单位、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学校136发展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培养和激发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启动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
2020年科研基金项目共设立项目3类: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体育学科建设专项。
一、申报要求
(一)申请者需正式受聘于西南医科大学(含三附院);
(二)申请者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职称为中级(含)及以下职称。此次申报不受理高级职称人员申请项目。(申报体育学科建设专项者除外)
(三)每个项目负责人2020年度校级项目限申报1项,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逾期未结题者或验收未通过还在限制申报期内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四)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多渠道、跨计划重复申报。
二、项目类型及要求
(一)重点项目
(1)申请目的
主要支持项目负责人为申报省部级、国家级项目做研究基础。
(2)自然科学类申报要求
根据学校校级医学研究所建设安排,本年度自然科学类校级科研项目重点项目主要支持心血管疾病、脑科学、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口腔医学、核医学、肿瘤学等7个研究领域。同时对当年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落选,但评审情况良好,通过补充研究基础可望继续申请并获得资助的项目予以优先资助(此类项目在申报时需标明是否申报过当年国家级项目,且需将专家评阅意见作为申报书附件一并提交)。
(3)哲学社会科学类要求
本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主要支持医养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治理路径和对策、应急管理等。
考核指标:该类项目须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为考核目标。
(二)青年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和培育青年技人员。支持科技人员在广泛学科领域内自由探索,着力资助有创新思想的项目。
考核指标:此类项目以项目负责人正式发表的论文或专题研究报告,及完成申报书中相关技术任务。
(三)体育学科建设专项:该项目主要围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项评估建设要求设置,对标体育硕士专业评估要求学科范围内自由申报,申报人不受年龄、职称条件限制,确保达到学科评估要求。
考核指标:此类项目以符合体育硕士学科建设要求,同时完成申报书中相关技术任务。
三、研究周期和经费预算
本年度校级项目研究期限自2021.01.01起,不超过2年。
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拟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项,青年项目拟资助不超过1.5万元/项;
哲学社科类:重点项目拟资助经费不超过0.8万元/项,青年项目拟资助经费不超过0.4万元/项。
体育学科建设专项:项目资助金额与项目学科门类所属自然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资助力度相同。
四、申报程序
申报人可选用线上或线下其中任何一种申报方式申报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
(一)线上申报:申报人在学校科技业务管理系统(http://xnykdx.kjfw.vip)注册并实名认证个人账号后,根据申报项目类别填写项目申报书,并上传必要附件。
(二)线下申报:自然科学类项目填“自然科学类”申报书(附件1),哲学社科类项目填“哲学社会科学”申报书(附件2)。电子版(PDF格式)申请书(以“部门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命名)及申报清单(附件3)由所在部门汇总发送至swmukjc01@163.com。
(三)材料要求:申报人根据所申请项目类别在项目名称后标注:(重点)、(青年)、(体育重点)、(体育青年)。填写完成后纸质版申请书(一式1份,双面打印)由所在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后统一报送至学校科技处项目科(城北校区德诚楼803室)(个人报送不予受理)。
(四)受理时间
电子材料/系统受理截止时间:2020年11月9日17:00,
纸质材料受理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0日17:00,
逾期不予受理。
五、其他要求
1.此次校级项目仅受理科研项目申报,不受理教改相关课题的申报。
2.申报自然科学类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所申请研究领域或方向按照“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xmzn/2020/16/)选择项目申请代码,并选择至最后一级。
3.项目研究有涉及生物医学伦理、动物伦理的须提交相关批复文件作为申报书附件。
联系人及电话:自然科学类:杨国庆 闫雪锋 3161792
哲学社科类:唐 健 3161408
附件:1.自然科学类申报书
2.哲学社会科学申报书
3.校级科研项目申报清单
科技处
2020年10月19日